內蒙古(西里爾蒙古文:?в?рМонгол),簡稱“蒙”,全稱內蒙古自治區(qū),首府為呼和浩特,內蒙古橫跨中國東北、華北、西北三大地區(qū),接鄰八個省區(qū)是中國鄰省最多的省級行政區(qū)之一。
內蒙古地處歐亞大陸內部,現(xiàn)轄9個地級市和3個盟,面積118.3萬平方公里,占全國總面積的12.3%;2014年末全區(qū)常住人口為2504.8萬人;全境主要分布有漢族、蒙古族,以及滿、回、達斡爾、鄂溫克等49個民族,是中國五個少數(shù)民族自治區(qū)之一。
內蒙古資源儲量豐富,有“東林西礦、南農北牧”之稱,草原、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積居全中國第一,稀土金屬儲量居世界首位,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草原牧區(qū)。
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(qū)人類發(fā)展指數(shù)為0.722(高);2012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;《經濟藍皮(2015~2016)》認定內蒙古為中國大陸6個步入高收入階段和工業(yè)化后期階段的發(fā)展水平較高的省級單位之一。內蒙古與京津冀、東北、西北經濟技術合作關系密切,是京津冀協(xié)同發(fā)展輻射區(qū),也是是中國八個國家級大數(shù)據綜合試驗區(qū)之一。
位置境域
內蒙古自治區(qū)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部邊疆,由東北向西南斜伸,呈狹長形。東起東經126°04′,西至東經97°12′,橫跨經度28°52′,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公里;南起北緯37°24′,北至北緯53°23′,縱占緯度15°59′,直線距離1700㎞;全區(qū)總面積118.3萬平方公里,占中國土地面積的12.3%,是中國第三大省區(qū)。東、南、西依次與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寧夏和甘肅8省區(qū)毗鄰,跨越三北(東北、華北、西北),靠近京津;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(lián)邦接壤,國境線長4200㎞。
地形地勢
全區(qū)地勢較高,平均海拔高度1000m左右,基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(qū)。在世界自然區(qū)劃中,屬于著名的亞洲中部蒙古高原的東南部及其周沿地帶,統(tǒng)稱內蒙古高原,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。在內部結構上又有明顯差異,其中高原約占總面積的53.4%,山地占20.9%,丘陵占16.4%,平原與灘川地占8.5%,河流、湖泊、水庫等水面面積占0.8%。
內蒙古自治區(qū)的地貌以蒙古高原為主體,具有復雜多樣的形態(tài)。除東南部外,基本是高原,占總土地面積的50%左右,由呼倫貝爾高平原、錫林郭勒高平原、巴彥淖爾--阿拉善及鄂爾多斯等高平原組成,平均海拔1000m左右,海拔最高點賀蘭山主峰3556m。高原四周分布著大興安嶺、陰山(狼山、色爾騰山、大青山、灰騰梁)、賀蘭山等山脈,構成內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。內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、騰格里、烏蘭布和、庫布其、毛烏素等沙漠,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。在大興安嶺的東麓、陰山腳下和黃河岸邊,有嫩江西岸平原、西遼河平原、土默川平原、河套平原及黃河南岸平原。這里地勢平坦、土質肥沃、光照充足、水源豐富,是內蒙古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主要產區(qū)。在山地向高平原、平原的交接地帶,分布著黃土丘陵和石質丘陵,其間雜有低山、谷地和盆地分布,水土流失較嚴重。
氣候特征
內蒙古自治區(qū)地域廣袤,所處緯度較高,高原面積大,距離海洋較遠,邊沿有山脈阻隔,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。有降水量少而不勻,風大,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。大興安嶺北段地區(qū)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巴彥浩特——海勃灣——巴彥高勒以西地區(qū)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??偟奶攸c是春季氣溫驟升,多大風天氣,夏季短促而炎熱,降水集中,秋季氣溫劇降,霜凍往往早來,冬季漫長嚴寒,多寒潮天氣。
全年太陽輻射量從東北向西南遞增,降水量由東北向西南遞減。年平均氣溫為0~8℃,氣溫年差平均在34~36℃,日差平均為12~16℃。年總降水量50~450㎜,東北降水多,向西部遞減。東部的鄂倫春自治旗降水量達486㎜,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㎜,額濟納旗為37㎜。蒸發(fā)量大部分地區(qū)都高于1200㎜,大興安嶺山地年蒸發(fā)量少于1200㎜,巴彥淖爾高原地區(qū)達3200㎜以上。
內蒙古日照充足,光能資源非常豐富,大部分地區(qū)年日照時數(shù)都大于2700小時,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區(qū)達3400小時以上。全年大風日數(shù)平均在10~40天,70%發(fā)生在春季。其中錫林郭勒、烏蘭察布高原達50天以上;大興安嶺北部山地,一般在10天以下。沙暴日數(shù)大部分地區(qū)為5~20天,阿拉善西部和鄂爾多斯高原地區(qū)達20天以上,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呼魯赤古特大風日,年均108天。
人口
全區(qū)常住人口的地區(qū)分布如下:呼和浩特市2866615人,包頭市2650364人,呼倫貝爾市2549278人,興安盟1613250人,通遼市3139153人,赤峰市4341245人,錫林郭勒盟1028022人,烏蘭察布市2143590人,鄂爾多斯市1940653人,巴彥淖爾市1669915人,烏海市532902人,阿拉善盟231334人。
民族
全區(qū)常住人口中,漢族人口為19650687人,占79%;蒙古族人口為4226093人,占17%;其他民族人口為829541人,占4%。同2000年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相比,漢族人口增加826729人,增長4.39%,蒙古族人口增加196943人,增長4.89%;其他少數(shù)民族人口減少72778人,減少了8.07%。
教育事業(yè)
截至2014年末全區(qū)共有普通高等學校50所,在校學生40.6萬人。全區(qū)有研究生培養(yǎng)單位10個,在校研究生17278人;有普通高中278所,在校學生48.4萬人;近日“北大講師團”公布了2015年全國高中榜單,榜單結合北京大學博雅計劃、清華大學領軍計劃2015年的資格初審數(shù)據進行綜合排名,內蒙古共有10所名牌高中入選!有小學2174所,在校學生129.7萬人。全區(qū)幼兒園在園幼兒數(shù)55.9萬人。全區(qū)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7.3%,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%。區(qū)內5所高校分別與俄10多所高校、科研機構建立了穩(wěn)定合作關系。
民族風情
草原盛會一那達幕:即游藝、聯(lián)歡的意思,多在草原8月份舉行,源于七百年前。那達幕之日商販云集,說書獻藝應有盡有,主要傳統(tǒng)運動項目有賽馬、摔跤、射箭。
蒙古包:蒙古包一詞來自于滿族人對蒙古族住所的稱呼,是游牧生活的產物。一般高七八尺,寬丈余,先用木桿、牛皮訂成網狀方架數(shù)片,然后連成圓倉式,再用圓木組成傘形圓頂,頂中央有一個圓形天窗,晴啟陰合,用以流通空氣,吸收陽光,是草原牧區(qū)傳統(tǒng)居住用具,也是外地游人感興趣的下榻場所。
祭敖包:蒙古族傳統(tǒng)宗教活動,敖包是在草原、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頭、土塊、柳條等壘筑而成的?!鞍桨弊钤缡窃诿Co邊草原上建立起來的能識別方向、道路、邊界的標志,后成為祭祀山神、路神的地方。祭敖包多在7、8月份舉行。祭祀時敖包上插樹條,上面掛有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。在蒙古族人民心中,敖包是神圣的凈地。
飲食文化
蒙古族人的傳統(tǒng)飲食比較粗獷,以羊肉、奶、野菜及面食為主要原料。烹調方法相對比較簡單,以烤最為著名。崇尚豐滿實在,注重原料的本味。特色美食有烤羊腿、全羊席、手抓羊肉、奶酪、馬奶酒、莜麥面、資山熏雞、肉干、哈達餅、蒙古餡餅、蜜麻葉、德興元燒麥等。
傳統(tǒng)食品分為白食和紅食兩種。白食蒙古語叫查干伊德,是牛、馬、羊、駱駝的奶制品。紅食蒙古語叫烏蘭伊德,即牛、羊等牲畜的肉制品。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,按照蒙古族的習慣,白色表示純潔、吉祥、崇高,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禮遇。
手扒羊肉:蒙古語稱手扒羊肉為“布和力麻哈”。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簡便實惠的待客食品。做法是剛屠宰后的羊,挑選好的部位,(頭蹄下水除外)白水下鍋,原汁清煮。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,調味齊全,不加任何調味品,只要掌握清煮技術,就能做得美味可口。在食用時不用餐具,用手扒著吃。
蒙古族敬酒: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,酒是最能表達朋友之忠誠的珍貴食品。主人將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,托在哈達上,唱起祝酒歌,表達自己的真誠與感情,此時客人應隨即接過酒,能飲則飲,不能飲則品嘗少許,然后將酒歸還主人,萬不可推推讓讓、拉拉扯扯,謝絕主人的敬酒,否則他會認為您對主人瞧不起,不愿交朋友、不能以誠相待。
民間文化
民間舞蹈
內蒙古常見民間舞蹈有安代舞、盅碗舞、筷子舞等。
民間音樂
主要演奏樂器有:馬頭琴、大小蒙古四胡、蒙古箏、火不思、胡琴、胡笳、口弦。
旅游
內蒙古旅游資源主要由草原、古跡、沙漠、湖泊、森林、民俗“六大奇觀”構成。森林景觀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;民俗游覽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,蒙古族“男兒三藝”——賽馬、摔跤、射箭,那達慕等;名勝古跡包括呼和浩特市的五塔寺、大召、昭君墓、席力圖召、烏素圖召、白塔,包頭市的五當召、美岱召,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園,阿拉善左旗的延福寺,赤峰市的遼上京、遼中京、大明塔,鄂倫春自治旗的嘎仙洞等。
截至2014年末,全區(qū)確定的自然保護區(qū)182個。其中,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29個,自治區(qū)級自然保護區(qū)60個。自然保護區(qū)面積1261.9萬公頃。生態(tài)示范區(qū)建設試點單位25個。森林公園面積達到77.9萬公頃。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(qū)39處,國家濕地公園14處。共有世界地質公園2個,國家地質公園5個,省級地質公園10個。地質遺跡保護區(qū)17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