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區(qū)劃
截至2016年10月,深圳下轄8個行政區(qū)和2個新區(qū),下轄57個街道辦事處、790個居民委員會。
位置
深圳位于中國南部海濱,毗鄰香港,地處廣東省南部,珠江口東岸,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;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;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(lián);北部與東莞、惠州兩城市接壤。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。深圳位于北回歸線以南,東經(jīng)113°46′至114°37′,北緯22°27′至22°52′,陸地最東端位于東南部南澳街道東沖海柴角,最西端位于西北部沙井街道民主村,最南端位于西南面珠江口中的內(nèi)伶仃島,最北端位于西北部松崗街道羅田社區(qū)。
氣候
深圳市位于廣東省中南沿海地區(qū),珠江入??谥畺|偏北,所處緯度較低,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。由于深受季風的影響,夏季盛行偏東南風,時有季風低壓、熱帶氣旋光顧,高溫多雨;其余季節(jié)盛行東北季風,天氣較為干燥,氣候溫和,年平均氣溫22.4℃,最高氣溫38.7℃(1980年7月10日)、最低氣溫0.2℃(1957年2月11日)。雨量充足,每年4~9月為雨季,年降雨量1933.3毫米,年降雨量最多紀錄2662毫米(1957年),年降雨量最少紀錄913毫米(1963年)。日照時間長,平均年日照時數(shù)2120.5小時,太陽年輻射量5225年兆焦耳/平方米。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偏東風,平均每年受熱帶氣旋(臺風)影響4~5次。
春季影響深圳的冷空氣勢力開始減弱,天氣多變,常出現(xiàn)"乍暖乍冷"的天氣。初春仍有較強的冷空氣影響,少數(shù)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現(xiàn)寒潮天氣,且雨水較少,多數(shù)年份會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干旱。夏季在副熱帶高壓的穩(wěn)定控制下,常出現(xiàn)炎熱天氣,是極端最高氣溫出現(xiàn)的時期。同時夏季也是深圳降水最為豐沛的季節(jié),深圳的降水各地區(qū)差異很大,容易出現(xiàn)局地性的洪澇災害和短時雷雨大風天氣。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干旱時期,多秋高氣爽的晴好天氣。由于雨水少,蒸發(fā)大,因而秋旱容易發(fā)生且發(fā)展迅速,深圳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發(fā)生.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節(jié),經(jīng)常處于干冷氣流的控制之下,氣溫達全年最低,降水稀少。
資源
深圳市耕地總資源2446.7公頃,水果種植面積9946.7公頃,林業(yè)用地7.97萬公頃。盛產(chǎn)龍崗“三黃雞”、南頭荔枝、南山桃、石巖沙梨、金龜桔和龍華方柿等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。沙井蠔是深圳的另一大特產(chǎn)。棲息、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、蟒蛇、獼猴、大靈貓、金錢豹和穿山甲等;經(jīng)濟價值較大的兩棲類動物5種、爬行類動物23種、鳥類30種、獸類33種。
人口
改革開放前,深圳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,據(jù)寶安縣志等文獻記載,客家人占深圳原住民的六成以上。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.89萬人,比上年末增加15.00萬人,增長1.4%。其中戶籍人口332.21萬人,占常住人口比重30.8%;非戶籍人口745.68萬人,占比重69.2%。
教育
2015年末,深圳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總數(shù)達2196所,比上年增加102所;畢業(yè)生41.69萬人,招生數(shù)52.71萬人,在校學生數(shù)187.68萬人,分別增長7.9%、-0.5%和7.0%。年末全市有幼兒園1489所,增加87所;在園幼兒43.85萬人,增長9.9%。有小學334所,增加3所;在校學生86.48萬人,增長9.0%。有普通中學335所,增加10所;在校學生38.52萬人,增長1.7%。學齡兒童入學率和小學畢業(yè)生升學率均保持在100%。全年普通高等學校12所,招生2.77萬人,下降1.5%;畢業(yè)生2.34萬人,增長10.4%;在校學生9.01萬人,增長2.8%。
宗教
深圳以道教和佛教為主、伊斯蘭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等宗教在深圳市均有分布。佛教與道教以弘法寺和鳳凰大廟為主,另在深圳各行政區(qū)一般都設有基督堂、清真寺或天主堂,如福田區(qū)的下梅林清真寺、基督堂、香蜜湖天主堂,南山區(qū)基督堂及寶安區(qū)基督堂等。另外,深圳西部的赤灣有原住民供奉媽祖的天后宮,歷史相當久遠,在原住民中有較大的影響力。深圳市有33處宗教活動場所、教職人員139人、信徒總數(shù)超過23萬人,約占廣東全省總數(shù)的15%。
旅游
2004年6月28日,歷時半年多得的“深圳八景”評選活動揭曉,大鵬所城、蓮山春早、僑城錦繡、深南溢彩、梧桐煙云、梅沙踏浪、一街兩制和羊臺疊翠在31處候選景觀中脫穎而出,共同組成新的“深圳八景”。